|
新聞詳情
生物產業發展蓬勃 儀器行業做好準備了嗎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在視頻致辭時,突出了生物技術創新在今年疫情防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不止是在與突發疫情的抗爭中,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的發展,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已經在環境、醫療保健、資源等多方面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上世紀的這句預言正在變為現實。化石能源的消耗以及帶來的環境問題、社會老齡化加速、重大慢性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越來越大,現代社會的這些重大問題都可以通過生物技術解決。生物能源、生物醫藥、轉基因作物等新興的生物產業將在人類社會邁入下一個時代的推動力。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與經濟體都在布局生物產業,我國也不例外。2016年“十三五”計劃就提出“發展先進有效生物技術,部署前沿生物技術的創新突破和應用發展。”5年來,我國不斷推出各類科技計劃,加大對生物技術領域的創新投入,推動了我國生物領域科研的進步以及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
從生物產業的總體發展規模來看,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規模就已經超過3.5萬億元,2020年產業規模預期將達到8萬億~10萬億元,而到2030年,我生物產業占GDP的比重甚至可能達到15%左右。
生物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也為儀器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生物基礎的基礎科學研究還是產業的生產與應用,相關的科學儀器都是不可缺少的,如研究細胞結構的生物顯微鏡、用于蛋白質組學分析的生物質譜、用于檢測基因組的基因測序儀等。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發展不僅意味著這些科研儀器的市場需求將大大增加,還使這些儀器可以突破現有的技術水平。科學儀器與生物產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面對巨大的機遇,我國的儀器行業做好準備了嗎?生物技術前沿領域研究所需的儀器設備以及試劑等,我國目前仍然高度依賴進口。這是我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主要的缺陷之一,影響著我國的生物技術創新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也讓我國生物技術的發展隨時可能被別人“卡住脖子”。
國產儀器一方面要從生物產業發展的機遇中快速壯大自身,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研發與創新,爭取在科研儀器上實現國產化。目前,國產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已經達到先進水平,帶動了我國基因領域的發展。而如生物質譜、顯微鏡等儀器設備,我國的技術與國外的差距依然很大,而且短時間內難以望其項背。
幸運的是我國的生物領域基礎研究發展正在變得越來越快,2019年我國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已經分別居二位和一位。雖然前路艱難,但國產儀器依然在披荊斬棘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