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質量監測在經歷了監測體系建設的完整周期后,疊加“量化考核、量化追責”的高壓態勢,環境監測數據標準和質量要求開始有了更高的提升。環保督察的常態化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對各地方污染狀況的監控體系上,這自然需要強有力的環境監測服務行業做支撐。作為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環境監測亦是評價考核各級政府改善環境質量、治理環境污染成效的依據。
這同時側面反映了環境監測行業的規模是巨大的。得益于環境政策推動,環境監測要素從大氣擴展到水質,監測領域不斷擴大。未來監測行業的新增空間短期將來自監測點位下沉、網絡化監測需求提升,中長期來源于監測指標和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從常規理化指標監測向有毒有害、生物、生態指標監測拓展,將促進細分技術領域專業化發展。
環境監測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硬件、軟件、檢測試劑,中游監測儀器、監測系統,下游儀器維護、設備運營。從類別上看,環境監測儀器主要包括環境空氣檢測儀、煙塵煙氣監測儀、水質監測儀、顆粒物采樣器以及數采儀等5大類。長期來看,環境監測行業存在千億元級市場空間。預計2020年實現900—1000億元市場規模,5年復合增速約為20%。
由于細分板塊眾多,環境監測涉及到環保行業各個子領域,環境監測任務逐步向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領域拓展。具體來看,空氣質量要求進一步提升,大氣監測是大氣治理的主要抓手。隨著火電廠煙氣治理設施新建及改造基本完成,超低煙塵、煙氣監測設備市場需求已趨于飽和。未來將進一步向市、縣、鎮下沉。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將增至近1800個。此外環境空氣監測站點建設數量和質量的提升能直接帶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的市場需求。
其他細分領域也遵循同樣的道理,水、固各領域將形成全面監控網。圍繞水環境治理重點攻堅行動的監測需求亦將持續釋放。隨著后續相關法規政策標準的接踵而至,以及各地不斷加大在水污染防治的投入,為水質監測市場營造了新一輪上漲空間。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土壤監測藍海有望日漸擴容,也將為行業內企業帶來新一輪發展契機。據中國環聯統計數據,未來4年整個土壤監測設備及運營總額達400 多億。初步估算2019—2020年土壤監測點位下沉以及設備運營的市場空間在100億以上。
在環境稅開始實施、排污許可證覆蓋面逐步擴大的背景下,企業污染源監測需求將持續提升。各地逐步開展覆蓋范圍更廣、分布更密集的監測網絡建設,監測點位下沉趨勢明顯。原有監測設備進入更換期,受益于產品更新換代、技術升級改造等因素影響,傳統固定污染源監測產品需求有所上升。
環境監測儀器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方面發展。監測數據質量標準提升的系列措施引發地方政府環保部門對可實時傳輸數據、微型可廣泛布局、成本低的小型檢測設備的新需求。而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和智能應用等新一代數字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集成,網格和智能的發展也將為水質監測行業注入新動力,進而在水域生態在線監測、水污染應急預警方面形成巨大市場。
不同于工程類行業,環境監測行業整體靈活度較高、業務鏈條短、交易成本低、準入門檻較高。這也意味著,環境監測設備一般具有較高的技術性、復雜性,對企業的研發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投入巨大財力。目前存在于環境監測市場中大量規模較小、為降低成本而不規范生產運營的監測及運維公司將逐漸失去生存空間,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而在行業競爭激烈大勢下,龍頭企業有望充分受益。